作者:王虹

————

目前国内外有哪些涉及“泄漏”的相关标准可供参考?

客观来说,真正意义上的零泄漏大多是不存在的。需要持续关注的是如何将泄漏量尽可能地降到最低。衡量泄漏量的标准为泄漏率。我们国家有一套对垫片,尤其是管道连接垫片非常详细的泄漏率的指标,这是与国外不同的。国外的允许泄漏率(密封紧密性指标)通常是根据工程的需要来指定。但我国情况不同,无论是国家标准、石油化工标准或是机械、电力行业标准当中都将泄漏率的性能参数纳入,并不断升级。

但同时,中国市场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低逸散泄漏的标准。尽管阀门方面刚刚出台一个检测标准,但未对阀门填料有明确的性能要求。这一点上,国外则具备更多的参考经验,比如说欧洲TA-Luft标准里面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对阀门密封件,包括填料及垫片的要求,对逸散泄漏的要求和测试方法;国际标准ISO 15848《工业阀门:逸散的测量、试验和鉴定程序》,第一部分《阀门型式试验的分类体系和鉴定程序》,就是对填料的低逸散要求,第二部分才是对阀门的生产验收测试要求;美国API622《防逸散过程阀门填料型式试验》本身也有专门针对密封件的要求。我国目前还没有这个标准,但相关的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将这一项目提到计划中去,不过,从计划到编制审查再到批准发布实施大约要3-4年的时间。

您如何解读密封件厂家与阀门厂的关系?

我们与国内外很多著名的阀门厂合作,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买卖关系。我们和阀门厂商共建实验室,共同开展低逸散阀门填料的试验,并逐渐不仅局限于填料,还包括垫片、阀座等都在一起,从原来的密封件设计到密封系统的设计。我们将此作为伴随密封件产品的延伸服务,会对其阀门的结构设计提出合适的修改意见,更有利于低逸散密封的实现。

但是,纵观整个阀门行业,我们也有一丝隐忧。随着国内外对低泄漏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断提高,低逸散阀门的工程应用越来越多,但存在一些阀门厂只在认证的过程中采用低泄漏的密封件配套,真正交付的时候却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因此,在实际运行之时,业主应当采取积极的检测措施,如果达不到真正的低泄漏,应由阀门厂负责维修,而不只是工程公司或业主解决。

当然,事实上影响泄漏的因素还有很多,不只是阀门和密封件,密封结构、安装、运维和根据介质正确的选择材料也占据着极大的比重,真正源于密封件生产制造的品质而出现密封失效的案例反而很少。

您认为密封件厂家在“逸散泄漏”问题上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关于低逸散问题,从密封件的角度来说,制造厂已经做好了准备。事实上,我们公司在十年前就开始进行“低逸散和安全可靠密封”这一课题的研究;整个行业在几年前也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国内多家企业在低逸散垫片等技术上做了很多努力。从填料静密封,甚至核电密封的角度来说,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基本可与国际比肩。我们希望“逸散泄漏”问题的解决从源头开始,不论是新厂装配还是老厂维修更换,能够采用通过第三方低逸散认证或性能测试的密封件,选择有低逸散制造资质并具备严格制造过程质量管控的供应商。

与业主和阀门厂不同,我们对“低逸散”的追求不完全受政策和成本的影响,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在密封技术上取得的进步来避免泄漏对环境、安全、物料等造成的损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放在这个话题下再合适不过,我们国泰萧星愿和整个行业乃至全社会一起迎接美好的自然与生活。

前一篇文章访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阀门事业部副总经理鲁良锋
下一篇文章韩国S-Oil拟投资约45亿美元建设世界级裂解和下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