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7月于上海举办的第十届阀门世界亚洲研讨会上,方理业作为阀门企业代表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印尼国家石油、沙特阿美、印度道福科达尔化学、中石化等的专家代表们在专题讨论环节——“阀门维护维修:亚洲不同国家与地区用户的经验与挑战”进行了探讨交流,正是这次精彩的讨论环节让我们产生了邀请方总进行“人物专访”的念头。
整场讨论最直观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方总出众的双语表达能力以及他对不同地区项目与阀门用户痛点的深刻理解力。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同场讨论的用户嘉宾在会后回访中表示——非常乐意邀请方总为公司工程师团队进行阀门方面的培训。本期,《阀门世界亚洲》编辑一行率先来到位于浙江丽水的阀毕威阀门有限公司,与作为阀门企业创立者,管理者,同时亦是API委员会成员的方理业先生进行了专访。
作者:王虹
您认为阀门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方: 以我们企业为例, 阀毕威(FBV)创建于2007年,企业初期以贸易为主。然而,在我们不断与客户接触的过程当中,却发现质量控制是当时阀门企业的一个较为常见的短板。因此,为了克服这一行业痛点而更好地服务客户,我们开始设立自己的工厂,从原材料采购、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到成品出厂的每一个环节我个人都亲自参与其中,带领团队严格遵循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达到甚至超越客户的期望。我们通过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实施全链条的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质量问题。尽管阀门产品在管线上的占比很小,但更需要保证其稳定性,避免因为阀门问题而对客户造成无谓损失,我始终坚信保障产品的稳定性就是在为客户创造有效价值。因此,如何保证客户工况下应用的产品有更高的生命周期是阀毕威(FBV)团队持续研究的主要课题。
当然品质是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基础,除此之外,生产效率,成本优势也同样至关重要。随着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自动化设备的广泛应用,我们在丽水的工厂引入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尤其,其连续运行能力和高效的管理使得我们有能力不断提升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缩短交货周期,并且进一步降低了单位产品的成本。此外,国内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也成就了我们在产品竞争方面的出众优势。
除了在品质、货期、成本上的不断投入与优化,我们公司尤其注重优化工程管理,当然这与我个人从事工程方面的工作经历有关。事实上,工程管理在品质、货期与成本控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涵盖了从产品设计、工艺制定、生产计划到质量控制的全过程。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工程管理能够确保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产品的品质和交货时间。我们注重培养专业的工程管理团队,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目前,市场对我们产品的稳定性非常认可,尤其是苛刻工况用户,比起没有底线的价格战,他们更认可产品的性能与表现,因此多年下来我们累积了很多出色的业绩以及不同市场不同领域客户的积极反馈。
您认为如今多数国内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方: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客观来说,国内阀门企业的发展路径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以OEM开始慢慢成长,但是设计上多数依赖国外的成熟设计进行生产,这类产品质量表现一般不差,但品牌潜力有限,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其二是企业自己展开研发,通过复制不断摸索,过程多会借助阀门设计手册,但由于时间局限性,且材料和工艺的不断变化,导致其研发在提高产品能力的表现上屡屡受到阻滞。因此,我们决心从基础研究着手,从材料的源头出发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在设计初期阶段,我们就全面地收集并整理了相关参数与性能数据,以确保产品的理解和优化达到最高水平。这一做法旨在通过扎实的科研基础,为后续的产品开发和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持。我认为,只有深入了解材料的本质和性能,才能设计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和用户期望的优质产品。当然,数据分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迭代和优化。因此,我们持续关注材料性能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动态,以灵活调整和优化我们的设计策略,满足各类定制化需求,确保我们的产品与品牌的独特优势——这也是我们产品的稳定性始终优于其他的主要原因。
阀门企业如何在不同的国家或区域市场取得优异表现?
方:每个国家或区域市场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我认为做生意从不是单纯的买和卖,而是要去融于不同的文化当中,采用符合当地文化的操作模式,才能够更好地服务当地市场,从而获得可观的份额。对阀毕威(FBV)来说,我们供应的是全球的客户,因此我们提供本地化服务,我们在全球多地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马来西亚、印尼、卡塔尔等地建立自己的办公室,招募当地的优秀人才。另外,我们在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国家会建立自己的工厂或寻找经验丰富的专业合作伙伴,无论客户的装置在哪里我们都将竭尽全力为客户提供最合适的服务。
而对于国内市场的切入,我想我们也颇具发言权。我本人1996年移民美国,工科研究生毕业后与我哥哥在美国成立了FBV,所以实际上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比之在国内市场要更成熟一些。随着丽水工厂的成立与成熟,我们开始在国内市场布局,目前以与工程公司的合作为主,近年来国内的工程公司更多地出海,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因为我们在国外终端用户有很多很好的业绩背书与知名度,也为我们打开国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您关注哪些领域?您认为未来哪些应用领域更具发展潜力?
方:我们企业目前涉及并且发展比较成熟的领域包括采油,炼化,化工,空分等,因此产品范围覆盖API 6D,600,602,608,623,594,599等等。面对未来发展,在大趋势的引领下,诸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绿氢等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都将有更大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在研发上已经开始投入于API 6A、LNG低温阀、液氢阀等等。更重要的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始终致力于与客户建立并保持紧密的沟通联系,每当他们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遇到难题时,我们都会积极介入,投入研究,研发,旨在为他们量身定制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我们的合作关系,更为企业未来的发展积蓄了强大的潜力。
我相信,不论哪个领域,何种时代,对阀门的需求一定是源源不断的。新的能源方式,新的介质需要层出不穷,企业应具备并不断储备自身能力,根据时代的变化去做适时的调整。
您认为阀门企业应如何通过智能化创造更高价值?
方: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不要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采用“智能化”是为了解决一些问题。对阀门企业来说,在生产过程当中碰到最多的问题大多源于信息沟通,如何保证客户的要求在企业各个环节得到表达,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要求执行与实现是智能化的主要目的。我们没有泛泛地采取市面上的通用软件,而是投入成立了我们自己的软件团队,根据企业切身的需求,将各个标准编辑到软件程序当中,并且不断地根据实时需求进行调整。智能化不是一颗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而是需要不断地研发与尝试,我们总是乐于做这样的尝试,不断发掘为客户创造新价值的有效方式。
工作之余您有什么爱好?
方:我的爱好就是工作。尤其,跟同事在一起,跟客户在一起,包括这次接受采访和你们的交谈,我都会觉得受益良多。因为在沟通的过程当中,可以看到他人对事物的认知是怎样的,帮助我们从他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不只是局限在自己的思维定式里,籍此产生更多层次的角度和更广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