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下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开工仪式在北京、莫斯科和黑河施工现场三地通过视频方式隆重举行,标志着这条联结中俄两国的陆上能源通道全线启动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人民大会堂出席开工仪式并下达开工令。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梅德韦杰夫在莫斯科分会场致辞。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王宜林主持开工仪式。中俄东线天然气的引进对提升我国清洁能源供应量,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改善大气环境,治理空气雾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每年引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与用煤相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37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46万吨、减少粉尘排放量84万吨,将有效缓解东北地区天然气短缺局面,改善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现状,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结构调整。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我国口径最大、压力最高的长距离天然气输送管道,对带动我国钢铁冶炼、制管、装备制造等基础工业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为建设好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石油已组织开展了1422毫米X80天然气管道管材制造、管道断裂控制、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及装备等一系列技术专题研究,形成1422毫米X80管材制造、管道工程设计施工、阀门管件技术条件等13项技术标准,申报国家专利8项。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起自黑龙江省黑河市中俄边境,止于上海市,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9省区市,拟新建管道3170公里,并行利用已建管道1800公里,并配套建设地下储气库。